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新闻动态

最有信誉的网投平台“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喜获2011年度基础设施建设资助

来源 :本站原创发布日期:2012-04-23点击量:
      近日,我院“作物遗传育种”省级学术带头人获2011年省级学术带头人梯队基础设施建设最高等级资助,资助金额25万元。此次全省共有3家单位获得此项最高资助。
     “作物遗传育种”学科是我校的骨干学科之一,于1948年成立,是黑龙江省重点学科、黑龙江省教育厅重点建设学科、黑龙江省特聘教授岗位学科、博士点以及作物学博士后流动站的主要组成部分,拥有大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北方大豆遗传育种与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和黑龙江省大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也是东北农业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作物遗传育种学科承担全校作物遗传育种方向的教学、科研、推广和人才培养工作。目前已涵盖传统遗传育种、分子育种、生物信息技术和应用分子遗传等领域,学科建设较完整,师资力量较雄厚,教学科研设施较完善,科研实力强的综合性学科。现有教师和科研人员57人,教授级21人,副教授级16人,讲师级18人,助教2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4人。龙江学者2人,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基金资助1人,获得省新世纪人才基金资助2人,获得黑龙江省骨干教师项目资助4人。2009年“寒地大豆优质、多抗分子设计育种”团队入选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团队,2011年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培育计划的支持;“寒地作物遗传育种”研究生导师团队2009年入选黑龙江省第二届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
      该学科根据黑龙江省北方寒地的生态地域特点,适应农业发展需要,追踪国内外遗传育种研究的发展动向,开展了具有寒地特点的春大豆、粳稻、马铃薯、玉米、春小麦等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确定了“优异基因克隆与分子设计育种”,“寒地作物优异种质创制与种子产业化”,“生物信息与作物数量遗传”,“寒地作物环境生物学与抗性遗传育种”,“寒地作物育种方法与技术创新”等5个研究方向。该学科在研究方向上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坚持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方法相结合,为选育早熟、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提供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品种,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十一五”期间,该学科承担了“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863”、“973”、“国家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以及省部级科研课题107余项,研究经费近9000多万元。已经建立起种质资源评价、基因工程、遗传作图、基因分离与克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一系列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平台,发掘了一批新基因资源,构建了几种主要农作物的分子图谱,标记定位了一批重要基因,育成了各种作物新品种29个,累计推广面积近4000万亩,创经济效益10亿元。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专著30部。入选SCI等刊物45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9项,获得实用新型9项,获新品种保护权8项,软件著作权9项。
      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就来率达100%,就业方向是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及大中型国家科研机构,硕士研究生30%以上的继续深造学习,60%就业于高等学校和农科院系统及县级科研单位和建三江农场等做农业技术指导和服务,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的毕业生一向以务实,肯干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和好评。
XML 地图